神隊友養成

豬隊友是自己養成的嗎?

育嬰假期間,身為一個孩子的主要照顧者,只要我貼出育嬰假後,小孩離開爸爸卻不會哭鬧的故事,不只我老婆,也會有人留言表示「爸爸心碎了」「爸爸心酸」,這是一個我一直以來都很納悶的反應,為何我要在丟包後傷心難過呢?

最近看了鄧惠文心理醫師的線上課程後恍然大悟,原來是三角關係作祟啊,這邊的三角關係並非指嬲或者是嫐的少女漫畫情節,而是稱做「伊底帕斯情節」的兩人世界關係,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了。

通常寶寶一出生就只需要認最親近的人(通常是媽媽)就好了,餓了、睏了、想抱、都是跟主要照顧者(媽媽)一起,眼中就只有媽媽,但長大後他會發現,媽媽沒有辦法24小時看著我,有時候在煮飯、工作,或者跟別人說話,那麼寶寶就開始認識到原來不只有媽媽,還有媽媽以外的世界。

而除了媽媽,加入了外在的爸爸之後,就形成了三角關係,寶寶就要學習怎樣在這個三角關係中安頓自己,仍然覺得自己是重要的。
學習「容忍」媽媽沒有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,去跟別人聊天(就算是爸爸)
學習不落入競爭,甚至是三人合作的關係。

乍看之下好像很自然簡單,但事實上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做到和諧的三角關係。尤其是成為了父母之後,重新經歷了心理上的兩人世界,通常是媽媽,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懷孕與餵養的過程後,看到小孩容易喚起淺意識,想要回到兩人世界,容易情不自禁的想把孩子跟自己包在一起,眼裡容不下第三人。
20190824182747 54

所以看到孩子跟別人走會心酸,看到孩子離開媽媽會難過,看到孩子長的像爸爸會覺得真他媽的不值得。

但這都是本能啊,通常一旦陷入這樣情況的母親,會在照顧孩子的時候,很容易將身邊的父親當作較寶寶次等一級的對待,所以社群上會看到很多的爸爸會自稱是XX(小孩)的玩具/僕人,就是因為看到眼前堅不可破,容不下第三者的母子兩人關係,於是甘願自降身分,嘲笑自己是家裡最卑微的存在。

但這還是比較能夠成熟對待家人的父親,仍然可以包容兩人世界,甘於當一個公轉的衛星;這種無意識的排他心態,所造成種種不自覺的打壓、或者推走的動作、表情、語態,都有可能是為了奪得寶寶注意力的競爭心,因為在這種「誰才是寶寶最喜歡的父母」的競賽裡,父親通常是弱勢的那一邊,所以無法克服的人會選擇脫隊,例如目標取向的選擇加更多班賺錢,或者發展自己的其他興趣技能例如長時間拉屎,來放下想要親近小孩的部分,避免碰觸到三角關係的兢爭。

那麼該怎麼辦呢?

媽媽學習放手,讓爸爸來帶小孩的動作是越早越好,「我不會」「你比較厲害」這樣的推託之詞通常是在脫隊後才發生,沒有正常的父親是能接受「打從一開始就不參與任何小孩的事」,所以正視自己想要得到寶寶獨寵的心態,促成讓孩子喜歡父親這件事,最好是媽媽幫忙推一把。

有些家庭會選擇任務取向的「誰主內誰主外」,但這是一種便宜行事,而且以後會為此付出親密關係打折的代價,既然在家庭關係當中以「隊友」相稱,那麼就站在相同的高度,付出同樣的心力來共同經營吧!
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邊找到線上課程>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:夫妻篇
https://cplink.co/T0tKOnMe

 

 

You Might Also Like